前面已经说过了什么是骨质疏松,大家都知道骨质疏松很容易引起骨折,下面就说说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原则,理想的治疗是上述四者地有机结合。在不加重局部血运障碍的前提下将骨折复位,在骨折牢固固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不妨碍肢体活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同时配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避免骨质疏松加重或发生再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应根据骨折部位、损伤程度和患者全身状况而定。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必须正确、全面地评估其全身与局部状况,权衡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选择。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复和固定应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以尽早恢复伤前生活质量为目的,应尽量选择创伤小、对关节功能影响少的方法,不应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而应着重于功能恢复和组织修复。如需要采用内固定装置,应尽可能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械,以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除防治骨折引起的局部并发症外,还应积极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脂肪栓塞综合症、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在外科治疗的同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改善骨量和骨质量,避免再次骨折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