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容易侵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如果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最后往往出现驼背畸形,甚至关节受损而瘫痪。骨科专家称,此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合理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越早治疗越好。即便到了晚期,还可以进行关节置换,以维持正常的功能。因此,患者不必对疾病的治疗丧失信心。
早期用药可以减缓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使得关节脊柱畸形、僵硬不会出现。以周杰伦为例,他患强直性脊柱炎已多年,仍能在舞台上又唱又跳,这正得益于早期干预。图/新华社
三四成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据记者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科、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0.3%-0.5%,也就是说,每1000个人中就有3-5个人会得此病。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已经超过500万,患者主要是青壮年,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在20岁-30岁为发病高峰期。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患者的脊柱在炎症作用下,自下而上逐渐融合导致驼背畸形、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特别容易因颈椎骨折而死亡。在发病早期,患者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的症状,常常是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却减轻。
在风湿科专家看来,此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跟遗传、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有研究显示,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30%-40%的病人有家族史。因此,此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四十岁后病情可稳定
目前,医学上对此病并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进行治疗,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及晨僵。由于没有根本性治疗的措施,因此有人称,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死的癌症”。其实,情况并非这么糟糕,此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医生却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越早治疗越好。
在一开始得病的时候,脊柱出现炎症反应,出现腰背部疼痛。在持续1-2年后,伴随而来的是一些骨化(即肌腱端组织被骨头所代替),继而出现脊柱的融合硬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治疗延缓甚至阻止其进展。所以治与不治,结果是有明显差别的。
在临床中发现,大约有60%-70%的患者在40岁以后会逐渐进入稳定期,症状会慢慢减轻,病情控制渐趋稳定。
手术是最后一招
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如果进入晚期,患者已经无法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或康复治疗来改善病情,甚至因为病情持续恶化,肌肉萎缩、脊柱僵硬如木板状,则需要通过手术来替换那些被严重破坏的关节。
陈先生38岁,患强直性脊柱炎已有8年时间,脊柱弯曲达到98度,耻骨贴近肚皮了,即俗称的“虾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选择手术治疗,以矫正其脊柱畸形。沈慧勇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一年也能接诊到20多例这样严重的关节畸形的患者,他们的生活质量非常差。
据了解,目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替换手术以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置换为主。以髋关节为例,如果疾病进展到晚期,可导致髋关节融合、坏死,最终不能行走、下蹲,只能做髋关节置换术。不过,专家表示,太年轻的患者对关节置换要慎重考虑,因为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为10年-15年,太早进行关节置换,以后将面临再次手术的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脊柱畸形的发生。
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因为脊柱的疼痛,往往会让患者变得弯腰驼背,而一旦发生畸形就无法自然恢复。因此,建议患者经常做—些深呼吸、屈膝、屈髋、弯腰和转头、转体等运动,以维持脊柱的功能位,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严重的脊柱畸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