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僵硬并逐渐强直畸形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多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发展至颈椎,四肢大关节也可同时受累。多数脊椎的韧带、软骨发生钙化、骨化,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最后脊柱发生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是多发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早期可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的腰腿痛症状,有可能造成误诊,但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种发病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运动劳损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变化。
长期以来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曾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教科书上曾错误的把这种病描述为类风湿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或类风湿中心型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肯定强直性脊柱炎是完全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独立的疾病。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并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的骨骼中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1949年国外学者估计本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0.5%,最近通过与国际抗风湿病联盟合作调查,确认我国强直性脊柱病的发病率约为0.3%。如果以这个比例计算,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400万以上。强直性脊柱炎以年轻男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20岁左右是发病的高峰年龄。
从强直性脊柱炎这一病名的字面上,很容易使人们产生两个错误的概念:一方面是过于乐观地认为本病只会侵犯脊柱关节,不会产生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另一方面则悲观地认为只要患病就必然会导致脊柱强直的结局。在上述两种心态的影响下,势必导致病人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治与不治没什么区别,从而延误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现在,大量的临床资料已经证明,强直性脊柱炎除脊柱、关节受累外,是可以有心、肺、眼、肾脏和神经系统损害的,虽然发生率很低,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肾脏功能衰竭,因此不可掉以轻心,不予重视。
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并不都会发展到脊柱强直,尤其是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医生对疾病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而在疾病的发展上起到了——定的延缓及推迟作用,大大减少了脊柱强直的发生。因此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应对该病予以足够的重视,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