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平衡性和步态的训练计划
单腿站立1min,每天3次,但要扶牢桌子或其他稳定的实物;坐姿,完全伸展膝关节,屈曲髋关节直到踝关节离地处,并保持该体位2s~3s;每周2次,每次1h的太极拳有助于增加老年人姿势的稳定性,延迟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时间。
处方药的调整
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的适应证,可用可不用的最好不用。尽量减少和同种作用的药物重复使用,如镇静药、利尿药、降压药及扩血管药联用时,可致血压下降较快,导致脑供血不足等,引发跌倒。并确保药物机制清楚,了解用法及副作用。
治疗相关疾病
如白内障可行白内障摘除术,可减少因视力障碍引起的跌倒。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慢性病者,要告知老年人定期检查,积极治疗,以降低跌倒的危险性。
纠正不良环境因素
①家具:经常检查椅子是否有破坏,椅子高度要适中,有足够的承托力,有扶手可以帮助起身。避免坐过度松软的沙发使老人较难起身。②地面、地段:地面要防滑,及早处理地上的积水及尘垢,避免门口摆放拖布,可使用有防滑垫及颜色鲜艳的地毯。③室内外楼梯及通道:照明使用柔和的光线,减少刺眼,为通道及房门口提供照明,弥补视力不足。清除杂物,将地上的电线收好,以免绊倒。选用色彩鲜艳的梯阶及门栏边缘,减低绊倒的机会。④卧室:睡床高度适中,避免吊脚或过低,可安装睡床的扶手栏,帮助起身及防止由床上滚下。夜间如厕,考虑用便壶或便椅,床边装置易于开关的电灯,提供照明。⑤浴室:浴盆边安装扶手,不要以毛巾做支撑,可使用浴缸坐下沐浴,减少不良姿势,地面及浴缸底可放防滑垫防止滑倒。使用皂液及浴液,防止肥皂脱手,增加跌倒的机会。
加强健康宣教
可在社区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家庭探访,对于有跌倒危险的老人,进行家庭评估。教育老年人在大便后、上下床、夜间小便、低头弯腰拾物等动作时一定要慢、稳,以免发生意外。注意做好日常的保护,穿大小适宜舒适的鞋,鞋底最好有较深的防滑纹,鞋底薄且硬的鞋能更好地感知地面的情况。天气不好,尤其下雨下雪天不外出,走路时注意脚下地面情况。提高老年人对跌倒危险的警觉性,使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心理干预
针对老年人的不良心理状态:焦虑、沮丧、自卑等心理,工作人员及家庭成员要耐心安慰、解释,心理上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帮助老年人建立自信心,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