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1、生理结构因素:脊柱管内外都有丰富的交感神经分布,血管的痛觉纤维是通过交感干及交通支传人冲动,交感干和重要的交感神经丛的位置关系密切。胸腰椎骨折患者,早期由于椎体受伤引起腹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或由于交感神经休克而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发生腹胀。
2、心理应激因素:创伤骨折多为突发事件,瞬间意外改变了患者的生活状态,加之疼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由于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受伤的患者角色的过度强化,刺激高级活动中枢,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加重了腹胀。
3、生活习惯的改变:胸腰椎骨折由于疼痛及医疗限制,要求患者绝对卧硬板床,在床上使用便器等,这就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与适应过程,生活规律改变,排便反射受抑制从而导致便秘、腹胀。
4、知识缺乏:由于科学的医疗信息来源有限,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翻身甚至四肢的屈伸活动均可导致骨折发生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因此视活动为禁忌。
5、进食少:有些患者为了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少食、禁饮。而保持足够量的肠内容物是粪便排出条件之一。进食少肠内容物对肠道的刺激减少,肠蠕动减慢可导致便秘加重腹胀。
护理对策
护士在全面了解骨折类型、有无合并其他损伤的基础上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取得患者信任,同时告诉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时间性,指导正确的轴线翻身法,早期在床进行扩胸运动及四肢的屈伸活动,使患者认识到绝对卧床并非静卧不动,正确、恰当的活动不仅不会影响骨折愈合,而且可以改善患者情绪,还可使肠内容物对胃肠的刺激增加,从而促进肠蠕动。
1、饮食指导:受伤早期,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食蔬菜,不仅可以软化粪便,而且可以给肠胃休息时间,保持肠胃的正常蠕动,同时督促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ml,适当食用水果等。
2、心理护理:护士应具有同情心,体贴理解患者,首先充分重视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供信息支持,讲解疾病性质、程度、治疗护理及转归,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了解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与文化背景,增加患者对康复指导的依从性。
3、帮助患者建立条件反射,指导并训练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每日按时给予便器,尽量保护患者的自尊,如用围屏遮挡患者,同时尽可能减少病室的其他人员,以提供隐蔽性,使患者身心放松,有利于排便反射的建立。
4、中医中药:采用隔姜炙神阙1次/d,每次15~20min,以患者感觉热,但无灼痛为度。
5、预防和解除便秘: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腹部环形按摩,每次10min,以脐为中心,按结肠走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患者2~3d未解大便者,按医嘱给予缓泻剂或予甘油灌肠剂灌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