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而对于骨质疏松症,许多人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人们通常都认为,人如果老了,身高自然会比年轻时要矮,背驼或时不时地腰酸背痛也是很正常的老龄现象,而这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人容易跌倒,年龄越大,跌倒的发生率越高,而且老年人跌倒很容易引起一系列损伤,特别是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跌倒后引起的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少量老年人猝死。
骨质疏松不能单纯补钙
有数据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总人数已超过7000万,60—69岁的老年妇女的发生率高达50%—70%,70岁以上老年女性的发生率几乎是100%。治疗骨质疏松最为人所知的方法是补充钙剂,其次是多晒太阳和改变饮食习惯,如多喝牛奶等。然而,在专家看来,人到老年,骨密度滑坡跟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那么简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贺永进主任表示,目前人们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存在的最大误区就是认为补钙就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其实是需要堵住钙流失、补充钙剂和促进钙剂吸收三步同时进行,而且无论是老年人容易跌倒、骨质疏松还是肌力减弱,都是与维生素D缺乏有很大关系。
我国老年人维生素D含量低
据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血液维生素D含量整体水平比较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占到了93.6%。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导致骨流失,并且人的肌肉力量也会明显下降,尤其女性,肌力更低,从而增加了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不久前,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布的老年人跌倒预防指南强调,运动和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最佳措施。D激素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主要功能有三:一是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使血钙浓度维持正常,为骨骼的形成提供原料;而是促进骨骼中钙盐的形成,让血液中的钙能够顺利转移到骨骼中,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条件;三是可以增加老年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力,减少跌倒风险。而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需要经肝脏和肾脏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即D激素才能发挥作用。
活性维生素D根源对抗骨松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食物摄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包括进食蘑菇、鱼肝油等,但这只占人体需要的10%左右;其余的90%,要依靠自身皮肤合成。经常参与户外活动,适当接受日光沐浴,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让脊梁更加坚挺。晒太阳及室外活动既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又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晒太阳时要暴露40%以上的皮肤,涂防晒霜、打伞都是无效的。有的老年人喜欢遛早和傍晚散步,这时候太阳光的能量很低,尤其是冬季,建议老年人活动时间以上午9-10时、下午2-5时为佳。
除了多晒太阳和食补外,很多老年人新陈代谢基本处于负平衡阶段,对维生素D的转化能力也逐渐下降,此时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不需要人体新陈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吸收。
相关链接:
自我检测是否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
第一、您是否因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第二、您连续三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
第三、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cm?
第四、您经常饮酒吗(每天饮酒两次或一周中只有一到两天不饮酒)?
第五、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第六、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肠炎引起)?
第七、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第八、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绝经?
第九、您是否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第十、男性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任何一项回答“是”者则为高危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