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不是因外伤、暴力等瞬间发生的骨断裂情况,而是一种因过度使用造成的骨骼损伤,又称行军骨折或应力性骨折。骨骼系统长期受到非生理性应力影响,日积月累下骨骼便出现连续性中断或塌陷变形,导致慢慢的进行性的损伤。疲劳性骨折多发生于身体承重部位,一般都是应力积累损伤造成,疼痛不是很明显,但是愈合缓慢,需要患者主要调养。篮球运动员姚明就曾经饱受这种疲劳性骨折的困扰,最终选择退役。
现代社会,健身已成为一种时尚。但要注意的是,健身的运动量要适度。无论是跑步、打球还是蹬自行车,长期超负荷运动就会发生疲劳性骨折。如果有人反复出现脚踝、足部疼痛或者站立、行走困难,坐卧休息后疼痛缓解,就有可能是疲劳性骨折,应及时检查、治疗。
而对于那些爱美的女士来说,有些人为了保持挺拔的形象强忍脚痛长期穿高跟鞋,甚至运动、旅游时也穿,这样就会使脚掌过度受压,长久下去也容易造成疲劳性骨折。
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患疲劳性骨折,尤其是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和骨质开始出现疏松的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青少年因正值青春期,骨骼的发育尚未完成,而老年人因为骨骼萎缩及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造成骨骼的力学强度减弱,所以较易发生疲劳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发展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性损伤过程,避免骨骼疲劳损伤是预防疲劳性骨折的关键。预防疲劳性骨折应注意如下几点:
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掌握好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加运动负荷,避免超负荷运动而导致骨骼损伤。平时要坚持力量练习,尤其是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运动时要有合体的服装要轻装上阵,身上不要负重,服装要宽松;应穿柔软舒适的运动鞋,鞋带勿过紧或过松,避免脚部受伤。
注意饮食和营养的供给经常锻炼的人要根据体质情况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经常补充钙和维生素D即能够降低运动员的应力性骨折发生率。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句话应该改一下,生命在于科学适度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