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如何进行?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很重要。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能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那小腿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如何进行呢?本文具体介绍如下。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1 、第一期,康复训练的早期即伤后 1 一 2 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此,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患者可进行伤肢股四头肌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每日 4 一 5 次,每次 5 分钟左右,以不使患者感到腿累为原则。并结合患肢躁关节的主动背伸及拓屈运动,家属可给予患侧足底按摩。以上运动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尤其不能做下肢的内外旋运动。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力量要循序渐进,不能使用暴力。此外,小腿骨折患者术后 1 一 7 天内极易并发骨筋膜间隙综合征,因此,患者及家属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小腿持续肿胀、疼痛,足趾发麻、发凉、苍白,被动活动足趾疼痛剧烈等情况,要及时找医生进行适当的处置,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2 、第二期,康复训练的中期即伤后 2 一 4 周,此期除继续做上述的功能锻炼外,还要到医院复查,根据复查结果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有条件的患者可定期到医院在康复师的指导下配合理疗进行功能锻炼。此期的康复训练,前提是必须到医院复查,根据主治医师的意见适时拆除外固定(石膏或支具)进行下一步的康复训练。如为严重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或多发性骨折,根据临床 X 线摄片情况,要适当延长非负重期的康复训练时间。
3 、第三期,即伤后 5 ? 6 周,此期必须复查 X 线片,根据 X 线结果,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仲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根据骨折的情况,可扶双拐下床活动,尤其是活动患侧膝关节及骸关节,但是伤肢严禁负重。
4 、第四期,康复训练的后期,此时骨折己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痴己形成, X 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